目前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集中度較低,且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只能生產中低端產品,但由于行業下游對中高端產品需求旺盛,因此這些產品基本依賴進口。隨著近幾年來行業相關政策的推動,國產醫療器械正逐步提高競爭力...
2017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銷售收入規模超4000億元。國內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增速遠高于全球,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
伴隨我國醫療器械企業投資兼并重組速度的加快,許多規模小、沒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將逐步退出市場,從而使得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各大醫療器械流通企業通過整合集分銷、物流、電子商務集成服務模式以及數據處理的現代化智能化服務平臺,將電子商務平臺與線下實體機構對接,來推動企業自身醫療器械產品的流通增值服務,這一舉措將會成為醫療器械流通發展的新趨勢。
?全景圖:
下游需求旺盛,但國產高端醫療器械供給不足
從醫療器械產業鏈全景圖來看,醫療器械產業鏈主要包括了上游器械零組件制造、中游醫療器械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以及下游醫療衛生行業和家庭用戶三個環節,產業鏈看似簡單,但是其下游涉及領域覆蓋面非常廣,包括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各級體檢中心以及家庭個人用戶等。
醫療器械行業下游應用領域為醫療衛生行業,主要包括各類醫院、體檢中心、社區醫療中心、家庭客戶等。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到2020年,力爭覆蓋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以及70%的村衛生室。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村醫療衛生機構對醫療器械的需求將會極大的推動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速度。
2017年,中國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數量為98.66萬家,其中醫院數量為31056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933024家,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為19896家,其他醫療衛生機構為2673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醫院數量的30多倍。